來源:華西城市讀本
發展大產業,建設大城市,構建大樞紐,繁榮大文化,推進大開放,改善大民生。在建設現代化“中國酒城”的過程中,瀘州將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的獨特優勢,發展物流產業,以產業帶動城鎮化,全力構建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。
瀘州速度
在建設現代化“中國酒城”的過程中,瀘州的大城市格局正逐漸形成,瀘州人民的生活正在悄然改變。2011年,瀘州全 市 的 GDP 實 現900.9億元,是2006年的2.7倍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 440 億元,是2006年的4.6倍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525.3億元,是2006年的4.3倍;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達65.4億元,是2006年的4.6倍。今年上半年,瀘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494.1 億元,同比增長15.1%,增速位列全省第一,這就是“瀘州速度”。
三角核心 融入成渝經濟區
瀘州市發改委的《成渝經濟區南部城市群瀘州率先發展戰略研究》指出,瀘州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,扼長江、沱江之咽喉,控云、貴、川、渝之要沖,集聚輻射人口近5000萬人,是成渝經濟區突出南向、加強東向的橋頭堡。
瀘州市長劉強介紹,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,瀘州市提出強力實施“156”發展戰略,加大統籌城鄉力度,著力推進兩化互動、三化聯動,努力建設現代化“中國酒城”。打造現代化中國酒城,其含義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,一是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,二是長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,三是川滇黔渝結合部中心城市,四是成渝經濟區的重要增長極,五是文明和諧的瀘州。
借力水、公、鐵、空立體綜合交通網絡樞紐,瀘州享有水源充足、地勢平坦、氣候宜人的良好城市發展綜合條件。作為成渝“雙核”的重要補充,瀘州特別適合打造成為成渝經濟區對外開放合作的大城市。
目前,瀘州正在傾力打造川滇黔渝結合部的商貿物流、職業培訓、旅游文化、醫療服務、體育健身、金融信息“六大中心”,凸顯了瀘州將成為川滇黔渝結合部的綜合服務中心的必然趨勢。
黃金水道 構建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中心
坐擁長、沱兩江,瀘州“兩江四岸”的特殊地理優勢,是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寶貴資源。近年來,瀘州市著力打造城區濱江地帶,將城市建設與沿江綠化緊密結合,展現了瀘州依山傍水的特色城市風貌。
在廣泛收集民意后,瀘州市市委、市政府決定對“兩江四岸”進行重新打造,目前這項已經正式啟動。整治以后的“兩江四岸”,將著重突出江城特色,同時與酒文化、古城文化相融合,成為瀘州及周邊城市最靚麗的城市名片,使穿城而過的長江、沱江真正成為瀘州的靈魂。
在規劃方面,瀘州選取了緊靠主城區、基礎條件較好的兩個區域,正在規劃建設“江南新區”和“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”兩個城市新區。“江南新區”已經確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概念規劃。
與此同時,瀘州深入實施“工業強市”戰略,以此推動兩化互動并輻射城鎮發展。目前,瀘州正在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的獨特優勢,發展物流產業,以產業帶動城鎮化,全力構建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。
產城一體 串聯“五大產業園區”
全省“兩化”互動現場會上,瀘州市委書記劉國強在主題為《深入推進“兩化”互動發展,加快建設現代化“中國酒城”》的講話中指出,瀘州正在積極探索“產城一體”互動機制,以“產城大道”串聯“五大產業園區”,已初步形成以酒業、化工、機械為主導產業的“沿江百公里產業帶”。
其中,“名酒·名園·名區”項目共規劃面積67平方公里,覆蓋瀘州市江陽區黃艤鎮、彌陀鎮兩個鄉鎮,涉及20個行政村、247個村民小組、3.8萬農業人口。該項目的建設過程,就是實現多方共贏的過程。
圍繞產業園區推進城鎮建設,催生了黃艤等一批產業集鎮,形成了“六大城市組團”雛形,2011年實現產值約350億元,“百億園區”達到3個,城市及城鎮建成區面積約53平方公里,城鎮人口約48萬人。
瀘州還積極探索“港城園共生”互動機制。瀘州港建成全國內河第一個鐵水聯運的港口,去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萬標箱、占全省的93%,今年將形成100萬標箱吞吐能力。在大力發展港口經濟的戰略下,瀘州正在聯動發展以物流業為引領的現代制造業、現代服務業,圍繞港口和園區發展取向,加快城市新區建設,2011年已實現產值約200億元。
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曾業
瀘州率先研究融入川南城市群
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出,“加快發展川南城市群,推動自瀘內宜一體化發展。”實現自貢、瀘州、內江、宜賓“一體化發展”,在成都平原城市群外,培育新的增長極。
瀘州如何抓住這一重要戰略機遇?瀘州已在川南四市中率先研究,并規劃了自己融入川南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。
目前,瀘州與四川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聯合編制的《成渝經濟區南部城市群瀘州率先發展戰略研究》初稿已完成。《研究》初稿對推進自瀘內宜一體化發展進行了詳細規劃。
推動川南一體化發展,瀘州提出了要正確把握“局部利益”與“整體利益”之間的關系,強化與南部城市群各市的產業分工和優勢互補。具體發展思路主要有: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著力點,推進南部城市群現代產業體系建設;以江南新區和臨港產業物流園區建設為著力點,推進南部城市群沿長江發展帶城鄉一體化發展;以完善樞紐功能為著力點,推進南部城市群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;以“酒+N”文化建設為著力點,推動南部城市群文化大繁榮大發展。
記者 周燕
責任編輯:王鍶焰